苏婉道:“很不错,都看懂了……易是由河洛来的,最初书于龟甲之上,因无文字,故以点示之,便如河洛一般,共呈左、右各七组,后因书之繁琐,便将之进行变化,便简之为连、断的线,来表示……”
“后,人因其连、断相对,便又以此为本,再行生造,以三爻一组,来表示乾、坤、震、巽、坎、离、艮、兑之象,代之天、地、雷、风、水、火、山、泽,谓之先天八卦;代之人事,或以行事别,或以亲疏序,谓之后天八卦……”
“咱们画个表来看……”
暖暖问:“那是什么?”
“哦……”
这是“认识论”到“方法论”的一次变迁因“认识”而“方法”,只是,这样的“方法”添加进“认识”当中,变成了一种成见!
暖暖心道:“好像易经就是用来看风水、算命、占卜的吧?”只是,这一念才起来,她便悚然而惊不对!
她想着小姨适才的语气、古怪的笑,一下子反应过来:将易经作风水、算命,岂非是故意的引导?或许,这是最初时候,故意的引导既然,无法阻止更多的人,接触易经,那么为什么
不把他们带偏呢?
这,无疑是利于统治、利于安定的!至于说其中的“真理”,只要那个“真理”的掌握者是“我”,不就足够了么?真理就应该掌握在少数人手中!
“呼……”
答案自然是:有!
“有!”
暖暖心道:“还真有啊?”她问:“是谁啊?”
老子,自是道德经五千言的那个“老子”,至于隋唐时期的一对师徒,小姨才一提,暖暖便脱口而出:“是不是袁天罡、李淳风?”苏婉则有些惊讶,问:“暖暖你怎么知道的?好厉害啊,不错,就是他们两个!”
“还有么?”
“嚯……”
这四人中,暖暖最感兴趣的,就是袁、李二人,谁让他们的推背图辣么的流弊呢?组织了一下语言,问:“老子我知道,小姨,那袁天罡、李淳风也很厉害么?还有那个刘基的,听都没听过诶”
苏婉道:“袁天罡、李淳风自然厉害,合二人之易理,推出王朝治乱,将未生之事,皆一一推导,一直到最后的演化、展……这,可是观一国、一族之运的大能力!而这,依靠的又是什么?”
“是易!”
“啊……”
暖暖问:“那他们是如何给历史搓背的?”
苏婉:“……”
“还有……”
“哦……”
“第四步,是寻找他们的时代、社会所处的位置!”
“第五步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