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桂执掌宁远?
放了皇太极?
那就是袁崇焕一直带着有色眼镜看天启帝!一直是以有偏见的想法,去思考天启帝!
这小皇帝,虽然说看起来一直都对纳女直信任有加,更是允许纳女直在宁远城自由行动,可是小皇帝身边的护龙卫,却经常无声无息的少了那么几个!
少的那几个,是干嘛去了?
结合上今天天启帝在城头上的表现,袁崇焕可以确定,天启帝十有八九就是让这些人去监视纳女直了!
想到这里,袁崇焕陡然一惊,看着天启帝说道:“陛下,莫非你早就知道皇太极,不,纳女直是假意投效?他本身藏着的,是狼子野心?!”
“难道,陛下你一直都知道,宁远城中还有建奴深埋的谍子?”
“难道,陛下你一直都是在演戏给臣看?给这天下的百姓和这宁远的辽民看?!”
“朕,乃是天子!”
“如果朕看不出来皇太极的狼子野心,朕会在他面前那么表现么?”
“朕,欲以这一战,开万世之太平!”
“一举,让蒙古和建奴,都歇了气!”
听着朱由校的这番话,袁崇焕两眼中出现了一抹不敢置信,指着地图上的山海关,袁崇焕颤颤巍巍道:“难道,陛下的意思是,这一战中,山海关的大军,将有可能挥师蒙古?”
同时开两条战线,两个战场,而且挑战的,还都是大明的劲敌!
可是偏生,这还是如今最有可能同时开辟两个战场的机会,因为毫无疑问,天启帝派人去蒙古,肯定是邀请蒙古人和大明合兵攻打建奴的!
只要蒙古人发兵,那么蒙古人的后方,定然空虚!
可是一旦蒙古人反应过来的话,那么就是蒙古加建奴合兵,反攻大明,反攻宁远!
想到这里,袁崇焕倒抽一口冷气道:“陛下,如此兵行险着,是不是太过冒险了些,蒙古虽然如今势弱,但是终究也还是控弦之士百万的蒙古啊!”
“一旦蒙古人反应过来,大明乘着他们空虚直接进攻的话,那么前方的蒙古人未必不会和建奴合兵,反攻大明!”
“届时,所有的压力,可就都在宁远城上了!”
“微臣以为,还是需要谨慎为好……”
这货动了脑子,考虑了战况,这是件好事!
“那如果说朕告诉你,林丹汗远遁了呢?”
“那如果说朕告诉你,如今喀尔喀蒙古,察哈尔蒙古,本身就是各自为战呢?”
“那如果说朕告诉你,袁可立远赴皮岛,去重新坐镇东江镇了呢?”
“而且,这一次袁可立跟朕立下了军令状,要毁建奴宗庙!同样的,袁可立也会煽动朝鲜,让朝鲜出兵!”
“大明的合围之势,可不是说说而已!”
“袁崇焕,你以为如何?”
毕竟蒙古人,最喜欢干的就是这种事!
那么大明从山海关杀出的人马,就可以从容的分割蒙古!
大事……好像还真的可成!
“陛下!是微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是微臣不明事理,但是宁远城,还请陛下交于微臣,让微臣来守!”
“这一仗,最大的关键就是在宁远城是否能够拖住蒙古和建奴的脚步,只有微臣能够同时鼓舞辽东百姓和战兵,让他们和建奴一决死战!”
“所以还请陛下,让微臣来守宁远!”
朱由校淡然道:“不然呢?你以为朕跟你说这么多,是为什么?难道是爱你吗?”
“宁远城,只能你守!”
“同时,皇太极也只能你放!”
“说凯旋之后拿你问罪!”
“你届时偷偷放走皇太极,跟他保持联络,从他手中探知军情,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,配合皇太极在建奴军中夺权!”
“朕很明白你的想法,你是一个有自己想法自己主见的人,所以朕才要击碎你的傲慢,让你从细微处着手!”
骤然间,袁崇焕惊呼道:“陛下,这不是三国演义中,关羽北伐樊城之前,对麋芳博士仁所说的么?”
“这种计谋,建奴会信吗?”
朱由校挑了挑眉道:“袁崇焕,你知道建奴的兵法书是什么么?就是三国演义!”
“所以,这种出自三国里的招数,建奴吃的可能性,会更高!”
“何况朕还有第二手准备,那就是乌兰哈!”
“所以,袁崇焕,你准备好了吗?”